聯系我們
中國古代建筑簡述——木構建筑 |
作者: 發布于:2019/6/28 19:34:57 點擊量: |
很多人在旅游途中不太喜歡去寺廟,因為感覺它們大同小異,除了佛像、壁畫、經幢等文物外建筑們看起來要么就是差不多——全都是大屋頂,要么就是太復雜——各種構件即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作用。 中國古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木構架為主體,榫卯連接的木構建筑。木構建筑從初期到成熟經歷了漫長的演變,除了建筑技術本身的不斷成熟,各個歷史時期的主流文化和民族交融也影響著建筑形式,而南北方自然環境的差異性更是始終體現在木構建筑上。 中國人天性親近自然,建筑材料皆取自最普通的土木,一方面并不追求建筑物長存不滅,另一方面在外觀上始終保持延續性和統一感,最大限度發揮了木質材料優良的抗震性和單體木構件可替換的特點,最終為后人保留下由實物組成的長達1200多年的木構建筑史。只要留心觀察,就會對中國木構建筑有個大體印象:凡是南方建筑多清秀飄逸,而北方則顯渾厚,常見的明清建筑多色彩鮮麗、結構拘謹,早期建筑則顯得外觀質樸、造型舒展;同樣是大屋頂木構架,因其結構比例和內部結構的差異而給人感覺大不相同。每一個時代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點,唐宋建筑氣勢恢宏,但明清在技術上更加成熟;元代建筑外觀上粗糙,創新上卻令人驚嘆;古建的價值除了其中凝固的藝術和文化,還有不可復制的時代精神。 但古建筑畢竟與日常生活缺少聯系,人們的興趣也往往因其艱澀復雜而怯步,其實在今天古建作為一門學科已經很成熟,也有越來越多的相關書籍;古文化的傳承者不應該只是少數人,了解一些古建知識必然也會使生活和旅游活動有更多收獲。 |
上一篇: 古建筑防火是個大事 |
下一篇: 沒有了! |
版權所有: 河北邯鄲市唐苑瓦業有限公司 Copyright ◎2018 ALL Rights Reserved
地 址: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講武鎮苑七方村 咨詢電話:15100031888(微信同步) 郵 箱:201833382@qq.com